您当前的位置:民族宗教
睢阳区四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干在实处
发布时间:2023/5/16 17:13:36
  近年来,睢阳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积极探索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思路,通过立制度、求创新、扬文化、重服务,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干在实处。
      立制度,让规范落在实处。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范化、程序化。区委常委会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听取工作汇报,明确阶段目标任务,把握民族工作方向。将民族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评体系、干部培训计划、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,对乡镇、区直干部开展年底目标考评,压实有关单位党委主体责任,引导干部重担当、重规则、重执行。将每年4月定为全区“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”,在全区深入开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”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乡村、进单位、进宗教场所“七进”活动,推动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      求创新,让宣传落在实处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,积极探索出“媒体宣传”“实地宣传”“活动宣传”“创新式宣传”等多种宣传路径。大力开展媒体宣传,定期在微闻睢阳网、根在中原睢阳站、本地新闻客户端多平台发送党的民族政策法规、先进经验做法、本地活动动态;积极开拓实地宣传,建成全市首个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广场、首个“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一条街”等宣传阵地,命名2个团结进步教育基地、打造3个民族团结进步试点学校;定期筹办形式多样宣传活动,如“新时代民族政策法规解读”宣讲活动,“中华民族一家亲 携手共植同心树”活动、“民族团结一家亲 幸福不忘感党恩”专题活动等;积极探索创新式宣传路径,创编一首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宣传歌,培育一支老年义务服务队,拍摄系列短视频,积极报道身边民族团结的人和事。
      扬文化,让特色落在实处。围绕“商文化、火文化、古都城文化”三大文化名片,归德府文庙、应天书院、文雅台、八关斋、张巡祠等10余处传统文化景点,目连戏、豫东调小生流派、麒麟舞、肘歌、豫东琴书、河南坠子等地方文娱形式,郭村烧鸡、西关糟鱼、刘家烧饼、辛家五香驴肉、夹道街马家馓子、商丘麻花等特色美食,充分利用“春节”“火神台庙会非遗文化节”“华服文化节”等传统节日庆典,在睢阳古城、火神台开展本地特色文化宣传,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“进古城”“进景区”工作,打造融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”“特色文化”“文化旅游”于一体的发展格局。
      重服务,让情感落在实处。积极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、本地少数民族生产和发展工作。对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开展经常性的走访、谈心、服务活动,详细了解他们的经营收入、家庭生活、子女教育等情况,发放民族团结一家亲“连心卡”,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,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生活。组织本地少数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结对子,促成全区18个村(社区)签订“民族团结进步友好村”协议书,在发展中加强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;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余万元,改善“结对村”基础设施,提升人居环境条件,维护全区民族团结和谐稳定。(刘高伟、张艺伟)